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课题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构动态 > 正文
首页

中英合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项目深圳交流会

作者:鲁晓军(SGO博2013);审核: ;发布:发表时间:2014-03-11本文访问量:

2014年3月6-7日,项目《基于直流变换及调控的大型风电集群直流分布并网关键技术实证性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有DC/DC直流电压变换的大型新能源多端直流接入系统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进行。课题组博士生苗璐、向往和鲁晓军于3月5日出发,前往深圳提前准备汇报。
3月6日上午九点半,项目进展交流会准时开始,由清华大学石立宝老师主持。中国电科院李琰主任首先回顾了上一次交流会的会议纪要。随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研究院陈武研究员汇报了高压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他指出,高压大功率变换器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很大,研究重点是如何减少开关损耗和开关电压电流应力,而MMC类似自耦变压器的串联结构可以显著减少开关损耗。接下来,课题组苗璐博士汇报了多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进展,展示了一种直流电网的无通讯功率自动平衡策略和含LCC型直流电网控制策略研究,并汇报了2013年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和财务情况,以及2014年的工作计划和分工。电科院李琰主任对仿真模型中的DFIG转速限幅环节的取值提出了疑问,该技术细节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接着,上海交通大学施刚博士简要汇报了风电场直流组网控制策略及继电保护策略研究进展,总结了其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随后,中国电科院曹远志汇报了最小试验系统的研制计划,包括关键装置开发计划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与会的专家们针对该研制计划的可行性和预期装置的可靠性各抒己见。上海交通大学的蔡旭教授指出,目前的试验系统题目太大,要紧扣项目任务书,不要轻易扩展课题;研究实际装置首先要确保装置的可靠耐用。3月6号会议当天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讨论各研究单位交叉内容的“对接”问题。电科院首先针对四所高校逐条梳理了2013年合同内容完成情况和年度研究总结,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文章发表进度,提交内容细节等。
值得一提的是,3月6日会议当天深圳天气晴转多云,微风徐徐,温度舒爽,清华大学徐政老师、石立宝老师在会议休息期间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清华深圳研究院。校园里高达茂盛的竹林、威武成群的棕榈树、大小不一的湖眼、婉转如水的鸟鸣无不展现出和谐安详的自然之美;长长的露天走廊、简约的建筑风格、明亮透明的玻璃墙、恬静儒雅的学生风貌无不透露出稳重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石老师带我们去了电力系统研究室,门外女生节祝福的横幅和门上往年男生节的幽默留言纸条缓和了安静严谨的气氛。徐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工业用变频器研制和光伏发电控制方面的丰硕成果。徐老师在光伏发电控制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特色:湖面上光伏扬水系统的小楼。绽放的光伏电池板莲花,成群的太阳能发电树等等,这些光伏发电装置直接为湖中喷泉等装置供能。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徐老师带领我们一路指点江山,展示了他已经开展的和计划中的实用与美化并重的光伏装置,幽默近人的石老师则一路给我们介绍了各种趣闻。
3月7日早上,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向姚院长汇报了已完成的工作,包括MMC子模块优化,控制器改造、样机的制作和已发文章等情况。电科院和交大针对样机的技术细节、经费划拨情况等进行了讨论。随后,苗璐汇报了最小试验系统的仿真建模研究。专家们针对仿真模型与交大做出的实际系统之家的偏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姚院长建议电科院、上交和华科需要更多交换技术细节,具体包括电科院提交工况要求报告,上交提交实际系统模块的外特性参数,华科则根据这两方提供的资料改进仿真模型和仿真工况。接下来,清华大学汇报了含DC-PMSG的低压和中压试验系统仿真研究,高压试验系统的设计以及直流组网系统故障特性与控制保护技术研究。姚院长指出,研究故障分析需要研究变换器的内特性,清华大学的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最后,电科院再次汇报了2013年项目进展总结、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2014年工作计划及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