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文劲宇老师、苗璐师姐、向往师兄、和我前往中国电科院(南京),就中英合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有DC/DC直流电压变换的大型新能源多端直流接入系统研究》第四季度的研究成果与各个合作方进行交流讨论,参会单位有电科院,上海交大,清华大学以及东南大学的各位专家和教授。
我们的交流报告以“海上风电直流组网与实验研究进展”为题,主要围绕最小实验系统的控制方案和模型以及含有DC hub的四端直流系统建模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来展开。
这次会议在电科院的新能源所会议室召开。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施刚博士介绍了海上风电场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有有无变压器的并联型和串联型组网方式研究,含有直流风机的风电场并联型组网方式控制策略,单双极转换DC/DC变换器研究,以及并联型风电场运行特性的研究等等,各位专家和老师对于其风机的组网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然后苗璐师姐就直流输电网运行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最小实验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进行介绍,详细说明了各个DC/DC换流器的控制策略;然后针对仿真过程中遇到的仿真时间过长问题,向大家介绍了DC/DC变换器的简化模型,并通过仿真时间的对比和仿真波形的对比说明了简化模型的有效性;接着,苗璐师姐就直流输电网中的四端口DC/DC变换器建模着重进行了介绍,讲解了DC hub的模型和控制策略,以及启动过程;最后介绍了四端口模型的直流故障模拟的研究成果。苗璐师姐介绍完毕之后,各位专家和教授对于直流输电系统中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海交通大学的朱淼研究员结合运行调度方面的内容与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针对DC hub内部交流母线信号的可测量性结合上次南京会议提出的问题再次确认;最后,就直流故障隔离中实现VSC闭锁的仿真模型进行了探讨,针对其在仿真模型中的作用和实际工程中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我们汇报完毕之后上午的会议就此结束。
文老师针对我们这次汇报中的DC换流器控制策略和直流故障模拟的研究不足进行了指正,期望我们就这两方面的内容深入继续研究。
午餐之后,清华大学的石立宝老师就含永磁直流风机简单直流电网仿真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了永磁直流风机和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然后由电科院的曹远志研究员就中国电科院在最小实验系统研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了最小实验系统的启动方式、停运方式和控制策略。最后由东南大学的陈武老师就东南大学的研究基础进行了介绍,主要是含直流风机的风电组网仿真和高压直流技术这两方面的内容。
本次讨论交流一方面介绍了我们在项目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讨论中了解学习了仿真研究和实际工程中的不同,以及前一阶段研究的不全面性。通过这次交流会,对于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得我们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