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老师与学生的奋斗努力,中英储能项目申请书终于完成了,清华大学7月1号下午3点发来中英储能项目书的最终稿,希望华科能打印3份,请袁小明老师签字并盖华中科技大学公章,在7月2日之前送到。由于时间仓促,孙老师当天让我买了7月1号下午六点的高铁票,从武汉开往北京西,将材料送达清华大学。
这是我进课题组以来的第一次出差,尽管只是去北京送一份材料,但我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伴随着第一次的总是惊喜与激动,还有一些小小的惶恐。下午五点出发开往高铁站,经历五个小时的高铁到达北京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然后就是排队等出租车,北京西站的出租车很难打,再加上那晚北京下起了磅礴大雨,我等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才打上去清华的出租车。由于已经深夜,清华那边助理研究员把我的住宿订在了清华园宾馆,到凌晨1点半,我才到达清华园宾馆,清华的助理研究员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了,我把材料给他看了,他觉得没有问题,我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任务完成了,经过一晚上的奔波劳碌,当晚在宾馆很快就睡着了,买了7月2号晚上6点的高铁票,白天在清华逛了一圈,和许久未见的同学叙旧吃了顿饭。清华的校园果然很美丽,让我见识了第一学府的恢弘大气,虽然很舍不得北京,但是还是得回来,晚上就坐高铁回了武汉。
回想这次出差,觉得是人生中一比宝贵的经历,让我见识了许多,开阔了视野,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出去见识世面,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课题组做出贡献。
汪亚芬
201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