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课题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构动态 > 正文
首页

李培根在庆祝建校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审核: ;发布:发表时间:2012-12-11本文访问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亲爱的校友、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帮助我校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60年来,在华中科技大学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远远超出了寻常的想象。
  有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华中大人前行的路上,那就是共和国的旗帜。
  华中科技大学及其前身,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壮大的。正是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学校一直秉持服务社会的理念,耰而不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践履大学使命。我们的师生把论文书写在车间里、大地上;我们的白衣战士们活跃在城乡医疗卫生战线上;更有“华中数控”受到某发达国家的特别“关注”;在共和国60周年阅兵式上一展风采的某型号导弹,其中三项核心技术为华中科技大学所攻克。这些光荣属于共和国!
  有一些声音,始终在华中大的上空回荡。
  “科研走在教学前面”、“单一工科不适应学校未来的发展”是具有远见和胆略的声音。朱九思老院长的这些话,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1977年,他在上书邓小平同志的稿纸上奋笔疾书,由此揭开了学校快速发展的序幕。
  “让医学归于大众”是充满信念和温暖的声音。这是“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恪守一生的理念和准则。闻名于世的岂止他精湛的医术,更有那仁者仁医的风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那是富有智慧和激情的声音。杨叔子先生的这些论断,不仅是对漠视传统文化倾向的一种反拨,更是对重理工轻人文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的釜底抽薪。从此,华中大校园涌动起科技与人文相融的春雷,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声音在整个中国高教界回荡。
  只要历史向前,思想的声音就不会沉寂。60年来,“异军突起”、“学研产三足鼎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国际化办学”、“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声音一样高亢。这些声音,我们不会遗忘,因为它们的背后传承着历史的篇章,挺起了华中大人的脊梁!
  有一排身影,永远留在华中大的相册里。
  在中国,血吸虫病曾给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原同济医科大学魏德祥教授长期深入疫区,不计报酬为百姓送药,不惜代价为百姓治疗,为共和国血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一生。他去世后,当地村民自发为他竖起了饱含感戴之情的石碑。
  段正澄院士,年轻时就与企业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坚持50余年,成功研制了多个自动化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始终心系国家和学校未来发展的潘垣院士,把关于大气水资源的建议亲手递到胡总书记的手里。
  在华中大泛黄的相册里,还有太多的身影令人难忘。历经岁月淘漉,这些身影愈发清晰明亮,因为年华终要老去,华中大的精神却历久弥香!
  有一组画面,始终见证着华中大学子的自由和活力。
  11岁的点团队,这个以本科生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倡导主动学习,他们的画面定格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4月20日,北京,比尔·盖茨把微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的冠军奖杯颁给了联创团队。当自由的种子播入学生成长的土壤,当个体的激情汇聚成群体的追求,将迸发出怎样的力量?创新带动创业,如今已有很多学生成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在颇为功利的社会氛围中,华中大学生的“党旗领航”、“公德长征”、“烈士寻亲”、“情系国旗、传承文化”等活动,特别显现出追求理想、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你也许很难想象我们的大学生可以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你可曾想象我们的大学生站在中央电视台的晚会舞台与知名主持人同台主持节目;你或许已经知道我们毕业不久的一个学生的歌声成了“中国好声音”!
  这一切都说明——华中大的教育正在变得生动起来!
  有一串脚印,始终昭示着华中大校友的风范。
  王争艳,医疗专业校友,从医28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最小处方只有2毛7分钱。她说,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就看医生一支笔。这支笔书写了一名普通社区医生的大爱和良知。
  占美丽,环境专业毕业生,选择了不同寻常的工作——每天和垃圾打交道。她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环卫工作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我们仿佛看到,在城市美好的家园里,花开的时候,她最美丽!
  汪海兵,80后校友,来自中国的小山村,他的公司在纽约上市。他说,“我不拼爹,拼的是自己”!
  60年来,瞩目这片土地,还有许多清晰可见的脚印,从华中大走出,演绎着许多故事,延续着华中大的梦想!
  有一份执着,始终展示着华中大追求卓越的风采。
  1983年,学校决定将引力中心建在喻家山下。防空洞里幽深潮湿,辐射严重。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挑战生理极限,抵制各种诱惑。30年如一日,让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结果为国际同行所认可。
  还有“3MW富氧燃烧二氧化碳捕获示范装置”,无不包含几代科学人的心血和智慧。“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因为执着,就有力量!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无不承载着华中大的精神、豪情和智慧。
  这种精神,就是“求是创新”,它始终伴随着华中大奋进。
  求是,使这所学校“不唯上”。九思先生当年并未一味遵照“上面”的意旨办学。
  创新,使这所学校“敢为人先”。当年学校克服重重阻力,在高教界开风气之先。正是敢于创新,使学校得以“异军突起”。
  这种豪情,就是“敢于竞争”,它渗透到华中大人的骨子里。
  较之于中国的几所名校,华中科技大学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厚重的积淀,没有如某些名校所获得的来自政府的最强力支持。但是她敢于挑战自己,敢于追求卓越,敢于同强者竞争!
  没有敢于竞争的豪情,就不会有光电国家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华中大人用 “光”和“热”,走出了一条“敢于竞争”的拼搏之路。
  没有敢于竞争的豪情,就不会有“华中数控”。曾几何时,中国的数控研发“三打祝家庄,屡战屡败”, 一些名校的数控研发也偃旗息鼓了。然而,“华中数控”坚持不懈,最终引领了中国数控的发展。
  没有敢于竞争的豪情,就不会有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设施。仅四年时间,我们用“华中”速度创造了“亚洲”强度。
  这种智慧,就是“善于转化”,它成就了华中大的大事。
  我们善于把困难转化成机遇,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把学校的势和社会的势互为转化。
  是的,我们在某些领域缺少大师或领军人物。但当我们把一批可能并不冒尖的学者组织起来、协同起来的时候,转化出现了。激光研究的壮大即是如此。
  是的,我们在某一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当我们把学校的势转化成区域的势,进而把区域的势转化成学校的势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光电国家实验室的诞生即是明证。
  是的,我们的财力难以支撑大事。但当我们把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去的时候,却在地方干起了大事,自然也从地方获取了大量资源。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研院即是典型。
  60年来,学校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一代代华中大人辛勤浇灌的结果,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珍视和骄傲!
  只有回首以往,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只有反思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还能够走多远。
  我们不要只沉湎于历史的辉煌。大学作为理性的堡垒,更需要反思。唯如此,大学才更有生命力。
  追溯当年,学校受“左”的思潮影响,曾经使某些青年才俊离校而去;曾几何时,也有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少了一点实事求是;学校对人的关注也时有不够。这里,借此机会向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校友,并向社会表示我们的歉意!
  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华中大还需要什么?
  未来的华中大,要常怀教育者的良心。我们如何真正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
  未来的华中大,要赋予自己更大的担当。大学不能只是一个风向标,“她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仅仅是对现在负责”。她必须在对国家过去的记忆中,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中明晰自己的责任。更大的担当就是引领——应该敢于引领科技、社会和文化进步。
  未来的华中大,要在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加上“自由”。“学术自由”、“让学生自由发展”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未来的华中大,在追求卓越的漫长道路上,千万别迷失自己。在社会功利的喧嚣中,在“一流”的躁动里,可不能缺失那一份清醒和冷静。
  未来的华中大,自然要保持和彰显自己的特色。但是我们不能把什么都装在特色的大口袋里,否则负重难行;我们也不必用特色裹满全身,否则我们恐怕只剩下色彩,最终也丢失了自己。
  老师们,同学们,广大的校友们,社会各界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大写的她自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