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课题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构动态 > 正文
首页

华中科技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方技术交流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桂成清,龚楷程;审核:SGO宣传部 ;发布:SGO宣传部-罗力夫发表时间:2025-04-28本文访问量:

202541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818会议室举行。会议聚焦电力系统、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等领域的学术前沿议题,吸引了来自三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方向。英国利物浦大学龙超讲师、文剑峰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传科教授、上官星辰教授、金丽教授、徐达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姚伟教授、韦善阳博士后等专家出席会议;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

三方交流会现场

会议伊始,华中科技大学姚伟教授致开幕词,回顾了三校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长期合作历程,并强调了三校依托学科互补优势形成的深厚学术纽带,为本次研讨会奠定了协同创新的基调。

姚伟教授致开幕词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六场专题学术报告相继展开。首先,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许彪博士发表了题为《多市场环境下的需求侧资源聚合互动研究》的报告,提出了一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侧资源聚合互动的新方法。张传科教授和徐达副教授针对该专题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专题报告1:许彪博士《多市场环境下的需求侧资源聚合互动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上官星辰教授进行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专题报告。上官教授的报告重点探讨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在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和控制中的应用,涉及负荷频率控制、广域阻尼控制,以及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空建模与协调优化等方面。

专题报告2:上官星辰教授《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宗启航围绕《弱电网下考虑有功功率与电压耦合的风电场快速电压恢复控制研究》展开讨论,介绍了在弱电网中风电场电压恢复过程的有功-电压耦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快速电压恢复控制策略。

专题报告3:宗启航博士生《弱电网下考虑有功功率与电压耦合的风电场快速电压恢复控制研究》

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应用成为亮点,张雨润博士生通过《数据-知识融合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中的应用》,探讨了当前频率安全评估的挑战以及基于数据-知识融合技术的电力系统频率安全评估方法的意义。

专题报告4:张雨润博士生《数据-知识融合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兰宇田博士生介绍了《可信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可信的安全稳定分析,以及大语言模型在处理电力系统仿真问题上的巨大潜力。

专题报告5:兰宇田博士生《可信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陈昱颖硕士生通过《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仿真架构》报告,介绍了当前电力系统仿真的现实需求以及分布式仿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仿真模型解耦划分和多处资源分布求解的新型分布式仿真架构。

专题报告6:陈昱颖硕士生《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仿真架构》

每场报告后,来自三校的专家学者就技术难点、应用场景及产业化前景展开深入讨论。会议最后全体合影留念。此次研讨会通过高效学术对话,为三校后续技术开发与产学研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标志着三校国际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参会人员合影

(图/桂成清,文/龚楷程)